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视觉兰州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兰州:山水金城 今朝更美

 2021/09/17/ 10:1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薛砚

  治理水脉 筑牢屏障保安澜

  依水而生,因水而兴。

  母亲河温柔宽广的胸怀哺育了一代代金城儿女。

  走进黄河西固段,雄浑壮阔的黄河水在这里焕发出更加从容豪迈的气质,在层层山峦环抱下浩浩荡荡翻滚向前。绵延数十里的水源涵养林郁郁葱葱,鲜花点缀,飞鸟嬉戏,一幅宁静宜人的生态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这里是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好的水质,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之一。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沿河道总长度23.8公里,总面积57.26平方公里。作为兰州主城区单一地表水源,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任务艰巨。

  “以前这里可不是这样子。”兰州市西固区柴家台村53岁的村民柴可雄告诉记者,“那时候,黄河南岸不远处就是109国道,小摊子、小餐馆、修车铺开了一路,货车乱停,尤其是建筑垃圾特别多。北岸这边就是我们庄子,村民保护意识也不强,生活污水要么浇地,要么乱倒,很多都流到黄河里去了。”

  为保城市供水安全,兰州市付出了巨大努力。

  2013年,兰州市政府拨付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6780万元,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彻底清理整治,共搬迁木材经营户25户,拆除住宅9户、企业13家,拆除房屋面积共计1.13万平方米,设置围栏5200米,实现了一级保护区封闭式管理。

  保护水源、优化水质是一项长期工程。2015年至2020年,兰州市花大力气强化水源地环境保护,陆续实施了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和兰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重点实施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河道修复、保护区标识建立及维护、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咸水村生活聚集区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工程等。

  通过对水源地内的庄浪河、咸水河、甘沟、马泉沟、咸水沟等进行生态修复,最大限度削减了进入黄河的污染源,使水源地水质保持或优于Ⅲ类标准,树起了一道黄河水源的绿色屏障。

  兰州市生态环境局西固分局推进水源地涵养林建设,遵循生物多样性和适地适树、易维护的原则,采取带状与块状混交相结合的方式,沿109国道种植香花槐、泡桐、红叶李、国槐、旱柳等乔木1.12万棵,河滩地、边坡及涵养林下种植柽柳、紫穗槐、沙枣、苜蓿等。

  “我们通过防护林带、涵养林、生态护坡的建设,减小了降雨径流对保护区的冲刷,降低了人为活动对水源的影响,起到了调节改善水源和水质的作用,建成了一个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水源地保护区。”西固区水源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攀介绍道。

  为保一方水脉生生不息,兰州市对黄河干流、江河支流、中小河流、河洪沟道进行了分层次系统治理,已全面完成了总投资16.8亿元的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河道54.1公里。

  同时,兰州市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城区内涝防治、实施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项目,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持续深化水土保持及小流域综合治理。

  据兰州市水务局局长冯康斌介绍,目前兰州市已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将全市8条主要河流、253条洪水沟道、23座水库、51座中型以上淤地坝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凝心聚力管河护河,让黄河水更清,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