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县区聚焦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2/ 09:4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朝霞 马国顺

  每日甘肃网兰州5月21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 马国顺)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于5月19日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其中,我省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和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共2项入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走进皋兰县什川镇,百年梨园翠盖参天,梨韵幽深,生机盎然,置身梨园如入“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什川古梨树栽培历史悠久,自明嘉靖年间,当地果农仿建水车汲黄河水灌溉田园,开始栽植梨树。这里群山环绕,黄河穿境而过,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园内现存百年以上古梨树9400余株,其中最古老的已近500年树龄,至今仍然硕果累累。百年古梨树与黄河、黄土高原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农林复合系统,什川古梨园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珍稀的古梨树种质资源、宝贵的复合用地技艺及其知识体系、独特的梨园生态景观及乡土文化。2013年,什川古梨园系统入选我国第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

  什川古梨园传承千年的农耕智慧。当地人将种植梨树称为种“高田”,果农创造性地发明了“天把式”这一独特的高空作业技艺,利用“天把式”云梯穿梭于半空的梨树间,给果树修枝整形、疏花疏果、竖杆吊枝、采摘果实,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方式与农耕文化。古梨园盛产软儿梨和冬果梨,当地创造了传统的地窖储存工艺,延长了梨果保存期,生产的冻梨、梨膏等传统食品,药用价值极高。

  近年来,皋兰县依托古梨树资源举办“兰州·什川梨花及采摘”旅游节,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雪,把旅游观光、文体娱乐等融为一体,来自梨园农耕的“梨园鼓子”“太平鼓”和“铁芯子”等传统表演大放异彩,形成以梨园美景观赏、黄河风光游览、农家休闲娱乐等为主的新型休闲农业旅游区。县里成立专门机构,实施古梨树“一树一档”数字化管理,建成古梨园博物馆、农耕文化展示馆,将“天把式”技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古梨树资源,传承弘扬古梨园农耕文化,使独特珍贵的“世界第一古梨园”焕发青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