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增长极 产业“引擎”强劲发力
——新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背后的链式思维
兰州新区报记者 唐学仁
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2%,多项核心指标增速为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稳”“开门红”。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产业“引擎”的强劲发力,是兰州新区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焕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产业是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兰州新区聚焦产业兴区、工业强区,用全产业链思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蓄强劲势能,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兰石集团制造的大型板式热交换器。兰州新区报记者霍鸿宇 摄
聚力强产聚群
跑出产业首位度
初夏时节,万物生辉。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智能温室大棚里各种鲜花长势正好,五颜六色的花朵挂满枝头。
“目前,我们的花卉年产能近1亿枝,是西北地区首家花卉规模化生产企业。”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李宗俊说。新区精准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创立了“陇馨花语”“陌上时光”等自主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使新区花卉畅销全国,成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
以生态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为方向,新区把现代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坚持“链式思维”布局,持续做精花卉、果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种业、生态养殖规模,特色经济作物产量稳步提升。
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新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新区坚持产业兴区、工业强区不动摇,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大创新、大环境”行动,推动优势产业强链、传统产业升链、短板产业补链、新兴产业延链,着力做优做强主导产业,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聚磅礴动能。
在兰石集团换热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块块高品质钢板,经过下料、卷板、组对、环焊、检测、防腐等环节,被焊接成换热器销往国内外。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先后研制开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产品。”该公司总经理李治国介绍,公司生产的换热产品是根据客户特殊要求专门设计生产的,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多个领域。
新区经发局副局长谭志红表示,新区既重当前又谋长远,着力把各项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完善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创新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力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蝶变升级,并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这也是新区全面提升经济质效,形成新业态的关键。
近年来,新区加强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深入实施“链长制”,推行“一链一策”,通过制定产业链工作方案,明确产业链重点环节、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招引目标等内容,定期协商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精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新区还强化对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支持,围绕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未来产业培育提出多项务实举措,鼓励产业链优质企业打造创新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进一步打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堵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整体配套。
链上持续发力,产业步步生花。一系列着眼于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韧性、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既增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也链出了产业发展首位度,为一季度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41.6%标写了生动注脚。
“政策集成、要素集聚、服务优质,涵养出的良好产业生态,与新区产业发展相互依赖、互相激发,推动‘聚链成群’成为鲜明标签,这也是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升的有力证明。”谭志红说,重点产业强支撑稳基础,对新区一季度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一半。

知豆新能源汽车焊接流水线。兰州新区报记者罗晋业 摄
聚力强链延链
拼出产业聚集度
产业竞争力关乎城市竞争力。只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今年以来,新区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持续用力构建富有新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新动能、抢占新赛道、构筑新优势。
位于新区化工园区的兰州瑞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设备高速运转,工人驾驶叉车往来穿梭,井然有序地装卸新鲜出炉的无卤阻燃剂。作为化工产业链上游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无卤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橡胶、涂料等多个领域,与新区多家企业形成上下游供应链,构建起企业间供应链协同、产业链协作的融通发展模式。
在新区化工园区甘肃耀望废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地,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占地800亩的施工现场犹如巨型棋盘,32台旋挖钻机同步作业,200余辆工程机械往来穿梭。作为新区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该项目每年可处理废盐45万吨。
由点观面,新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既提升了产业聚集度,更增强了经济发展韧性。
翻开新区经济一季报,新兴产业的持续壮大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尤其是以科技研发、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新动能表现抢眼。
近年来,新区以储能电池和光伏制造全产业链为方向,金属新材料为增长点,增材和新型建材为补充,促进生物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布局,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培育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谭志红表示,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在新区第二产业中居于领先位置,成为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一季度经济数据背后,新区做优做强重点产业链的一系列政策在逐步发力。在谭志红看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等,新区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不仅为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铜箔生产车间。资料图

兰州瑞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
聚力科产融合
创出产业新生态
新区之“新”贵在创新,成在创新。今年以来,新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走进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铜箔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正进行精准、高效的生产,整个车间实现了系统化、可视化的管理。该公司董事长张涛表示,目前企业已满负荷生产,由于产品质量上乘,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在确保市场供应的同时,企业还加大了研发力度,力求在新区制造出世界最薄的铜箔。
近年来,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甘肃德福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新区以“硬科技+软环境”双轮驱动的又一鲜明例证。
新区以梯度培育高素质创新主体,大力实施科创能级提升行动,锚定打造西北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目标定位,积极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点实验室落地,同时,加快离子加速器检验检测中心、同位素实验室、新能源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引领高水平创新。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突出产业特色优势,新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行动,迭代升级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引培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区链式突破高质量创新实践,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融汇贯通”行动,做好“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文章,推动小型化医用重离子装备、医用同位素产业化实现突破性发展,在先进制造、低空经济、核素药物、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一批高成长标杆型企业,推动“技术+产品+场景”适配应用,在提升价值链中培育科技创新领先优势,推动各产业链加速发力。
更值得提及的是,新区还以打造区域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高地为牵引,组织企业和专班人员主动对接发达地区重点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转化平台,充分发挥甘肃省内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找准产业链延伸着力点,强化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链延伸,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形成了各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谭志红表示,新区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模式,从而构筑新区产业链竞争优势。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 资料图
聚力招大引强
“链”出产业新矩阵
项目是引领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区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统筹抓好项目引进推进和投产达产,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一季度,新区13个省列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30.5%,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省、市重大项目拉动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
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条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新区产业“滚雪球”效应的背后是“链式理念”的升级。
近年来,新区聚焦“3+2”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6+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强化以商招商、突出节会招商、加力资本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推动产业接链补环、集群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走进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厂区,房顶上黑曜石色的分布式光伏电板光芒闪耀。这家由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企业,便是新区精选项目的典范。东金硅业不仅在年产金属硅单体项目中位居全国前列,更是新区乃至甘肃省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为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关键支撑。
持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区在招商引资项目的选择上坚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力求实现国家需求、区域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有机统一。正因为如此,东金硅业、宝航新材料、海亮铜箔、宏彬负极材料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新区。从绿色化工到新能源,从新材料到先进装备制造,从生物医药到数字经济,新区主导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聚链成群,加速构建起了“雁阵齐飞”式的现代产业矩阵,正改变着区域的产业格局,诠释着新区强招商、抓项目、优服务相融合的坚定力量。
经济发展,与日俱新;产业森林,生生不息。
新区在洞察产业需求,提升产业融合引领力的同时,还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的根本动力,发挥“先行先试”最大政策优势,主动在制度、机制、流程上探索创新、先行快试,全方位构建符合新时代国家级新区发展需要的改革体系,促进新区产业链形成领先优势,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释放。
从智能温室到现代化产业园区,从传统制造车间到新兴产业基地,新区正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版图。一个个生动的产业故事,诠释着“新区速度”;一组组亮眼的经济数据,印证着发展质效。
处于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和自身优势加速释放历史交汇期的新区,正以昂扬的斗志、十足的干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就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出彩画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13日兰州新区:科技造梦 创新未来
- 2025年05月13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兰州新区: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 2025年05月12日金川黄金白银精深加工项目在兰州新区破土动工
- 2025年05月10日【强信心 看发展】兰州新区一季度GDP增速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