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城市小游园、口袋公园
“圈”起家门口的幸福版图

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

兰州植物园
晨曦微露,72岁的李兰香如往常一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七里河黄河大桥北的小游园。清风轻拂,送来悦耳的鸟鸣,几位老友早已在园内摆开太极阵势,他们身着的白衫,随着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恣意舒展,与园内绽放的繁花、摇曳的杨柳绿丝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动态水墨画。这看似平常的一幕,是兰州百余处“口袋公园”日常景致的生动缩影,也是这座城市生态蝶变的鲜活注脚。
滨河健身步道
兰州人的慢生活主场
早上7时刚过,兰州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上的石板路上,上班族张磊的跑鞋与地面摩擦出规律的声响。这条沿河而建的环形步道,串联起黄河沿线的许多游园和景点,他称之为“通勤前的充电站”:“早起跑上一段,比挤公交车舒心多了。”
2020年底,兰州市黄河河道健身步道工程(七里河黄河大桥至雁滩黄河大桥未连通段)通过竣工验收。自此,黄河风情线核心区20公里慢行健身步道循环圈正式形成。5米的宽幅步道,全线景观照明、完善的休憩服务设施,见缝插针的绿化美化,给市民游客提供了集健身、游览、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出行通道。
近年来,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不断改善和提升百里黄河风情线的景观,加大沿线黄河湿地保护及岸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使得分布在黄河南北两岸的百里风情线成为了兰州人的“小外滩”。宽阔的草坪、树荫,加上天然的凉爽河风,配套的景区厕所,天气晴好的日子,各种式样的天幕、户外帐篷在黄河岸边“安营扎寨”。
为满足广大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休闲露营等需求,全方位释放公共休憩场所功能效用,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在安宁区北滨河路人文始祖园西侧路口至银滩港路口绿地,实施了公共绿地共享试点,黄河公司利用北滨河路盐场堡码头空地,设置了一批露营基地,进一步拓展了市民游客活动空间,丰富了游览体验。
“我们经常到这边露营,周围环境好,旁边有公共厕所,小孩子在这边也有场地玩,兰州有这样一处公共露营地真是不错。”清明假期天气晴好,市民王先生一家已经在此开启了今年的首次露营。
滑梯与花海
折叠进童年的“生态乐园”
青翠的草坪、盛开的花朵、蜿蜒的小径、舒适的座椅、独特的景观小品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漫步在兰州,不经意间,小巧而美丽的口袋公园就会映入眼帘。它们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美景、居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从我家下楼到这里只要几分钟,很方便,这里空气好,小游园绿化也好,我每天在这散散步,整个人的心情都好多了。”在南滨河中路颐河园小游园,附近的居民陈先生和邻居们经常在游园下棋、健身。
下午5时许,安宁区金牛街的儿童友好空间沸腾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冲进沙坑,攀上树屋造型的滑梯,笑声惊起湿地旁栖息的灰雀。这片曾因老旧小区密集而缺乏活动场所的区域,如今依托“全龄友好”理念,将地下停车场与地面游园立体叠加,甚至为学龄儿童定制了动植物认知牌。“孩子玩得安全,我们接娃时也能歇脚。”家长王女士说,几乎每天从幼儿园接上孩子都会专程到这里玩一玩,这里的蹦床、滑梯、跷跷板、秋千、沙坑,都是小朋友们的最爱。
科学设计的“20分钟公园圈”,让自然触手可及。近年来,兰州通过拆违还绿、破墙透绿,在主城区建成口袋公园、小游园140余处。仅在2024年,兰州市共新增改造城市绿地118.2公顷(新增绿地84.33公顷,改造绿地33.87公顷),新增立体绿化示范区域3.68公顷。新建改建各类公园15座(新建改建12座、提升改造3座),动员8家社会单位认建口袋公园5座、认养绿地2.89公顷。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6%。新增儿童友好绿地空间6处,改造公园无障碍设施8处。通过多维增绿、设施完善、功能补充、文化植入等措施,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
经过多年来的“增容扩绿”,目前兰州已初步形成了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小游园、口袋公园等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今年,我市将高标准做好城市出入口、车站、广场、重要节点和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绿化,增加绿化层次感和厚重感。同时,大力推行立体绿化,对城市建筑立面、立交桥、高架桥等构筑物,因地制宜地开展垂直绿化。
“绿动”不停歇
打造家门口的生态福祉
在熟悉的街道巷口、曾经的城市边角地,一座座小游园、口袋公园扮靓了城市微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让市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与远方”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幸福。
经过不懈努力,兰州市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23年成功通过了省级复查。目前,兰州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86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76%,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02%,城市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振德在2025年全市林业草原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兰州市将新增改造城市绿地120公顷(1800亩)以上;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完成新建改建15座以上;栽植彩叶树种和花卉植物,提升20个小游园、4座城市公园和4条道路景观质量;实施北环路、南山路道路附属绿地提质增效,完成黄河风情线绿地、两山面山绿地的提升改造任务,进一步巩固拓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同时,提升公园建管水平,以国家海绵城市、儿童友好等建设为新导向,积极凝练、包装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探索在部分公园内建设读者小站等文化场所,实施五泉山公园九间祠古建筑修缮项目,继续开展兰山公园和兰州植物园无界公园试点建设。推进十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绿化景观和文化景点建设,完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启动五一山省级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完成仁寿山森林公园和九州台森林公园申报。努力让兰州大地处处看得见青翠,望得见绿意,赏得好风景,城乡更美丽,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绿色发展红利,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记者手记
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藏在细节里。从滨河健身步道到全龄友好乐园,从拆违还绿到立体增绿,一年又一年,兰州用“绣花功夫”织补城市生态短板,让“推窗见绿”成为日常。如今,140余处口袋公园如绿珠散落,这些方寸之地的蝶变,不仅刷新了城市颜值,更让市井烟火与自然诗意悄然相融。小游园里的大民生,诠释着“人民城市”的温暖底色。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任泽昕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4日以有力监督护航“三北”工程提质增效——甘肃紧盯关键环节开展监督全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 2025年04月14日沙海织绿 筑牢生态屏障——看甘肃如何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 2025年04月11日武山县 国土绿化正当时 生态建设谱新篇
- 2025年04月11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用科研力量守护生态屏障——记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青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