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兰州新闻

【人物】用大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张兰萍

 2024/04/25/ 09:2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彭雯

用大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张兰萍

在张兰萍的影响下,爱心人士加入了公益助学行动。(受访者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在白银市,有一位身负残疾的乡村女教师,在苦难命运面前,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奋勇攀登,可谓勇士;以大爱育人,坚守三尺讲台,扎根乡村教育,书写了美丽人生。

  她就是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白银市白银区白茨滩小学教师张兰萍。

  张兰萍在所热爱的乡村教育事业上坚守了整整40年,呕心沥血、孜孜不倦,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为“卓苦为刃、筑教为先”的甘肃教育精神写下了生动的注脚。不仅如此,她还热心公益,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救助和照顾家乡困难学生、孤寡老人长达20余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省园丁奖、全省自强模范、全省十大杰出残疾人、白银市十佳杰出乡村教师、白银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今年,她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坚毅如斯,德厚如斯。

  “让自己的天空长蓝,让他人的内心温暖,生命因此而充实和生动。”张兰萍在教学感悟散文《心灵深处的感动》中写道。

  坚强

学期末张兰萍为学生颁发奖状、奖品。(受访者供图)

  从白银城区出发一路往南,就来到了位于黄河岸边的水川镇。春天里,这儿的主干道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路两旁杏花、桃花、梨花竞相绽放,将每一个村子装点得灵动而富有生机。

  56年前,张兰萍就出生在其中一个叫做白茨滩的村子。

  早晨,黄河水汽氤氲缭绕的白茨滩村安静祥和,远处的雷祖山山峦起伏,眼前的农田村舍错落有致,张兰萍执教大半辈子的白茨滩小学就坐落在一片绿意盎然的农田旁。这座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小学,如今仍是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校舍墙上挂着的“文明、自律、勤奋、博爱”的校训牌鲜明醒目。

  见到张兰萍时,她正在给二年级的孩子们上语文课。教室布置得井井有条,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习作和奖状。身形瘦削、鬓发斑白的她,面对仅有的3名学生,拄着双拐、手捧课本,讲得专注而投入。整堂课,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白茨滩小学由张兰萍的爷爷张玉理创办于1937年。爷爷教学有方、传家有道,留下“非图厚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也读书”的家训,成为张兰萍用毕生践行的人生信条。

  “学校虽然是我爷爷创办的,但我却没有在这里上过一天学,我的小学课程是在家中的炕头上学完的。”课后,回到学校专门为张兰萍安排的办公室兼简易住所,她为记者细细讲述起过往的点点滴滴。

  一岁时,张兰萍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七岁时,本该上小学的她,只能在家中的炕头上坚持练习写、算、画,但她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自学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那时,我从同村的小伙伴那里借来课本,趴在炕桌上学汉语拼音、学算术,想方设法多学知识。”

  后经积极治疗和锻炼,张兰萍可以拄拐站立,并以优异成绩步入初中就读。初中毕业后,张兰萍以水川学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白银市有色一建中学(现为白银市第六中学)。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她,凭借顽强毅力,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上高中的时候,我读了很多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催人奋进的书。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也给了我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病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力量,只要精神不倒,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后来,虽然张兰萍的学生生涯止步于大学,但她没有放弃寻觅展示自己才能的一方天地。“虽然命运紧闭了我人生道路的一扇门,但只要有奉献社会的精神,有拼搏人生的毅力,就能挺起脊梁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只要用最大的热忱迎接生活,生命就会赠给你更多的快乐。即使翅膀断了,架起双拐同样能够飞翔!”张兰萍在散文中写道。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亲朋好友纷纷劝说张兰萍留在生活条件优越、适宜个人发展的城市。

  “那时有单位聘我去做会计出纳,有影剧院招我去做售票员,还有家长请我去做家教。”张兰萍回忆道,“但同时我也收到了家乡白茨滩小学校长的邀请,他说,‘回乡下吧,以你的特长,你会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这儿的孩子更需要你!’”

  老校长真诚质朴的邀请打动了张兰萍。1984年,张兰萍重拾行囊,从城市又回到乡村,跨进了彼时有着560余名学生、却只有12位教师的白茨滩小学,选择当一名乡村教师。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