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综合治理 护佑黄河安澜

游客乘坐羊皮筏子欣赏黄河美景。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供图
黄河岁岁安澜,须久久为功。
在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上海石村,黄河两大支流湟水河与大通河合二为一。为保一河净水送下游,兰州市大力实施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基底修复,用生态护岸的提升和边坡治理来保障黄河行洪安全。红古区实施了以煤厂关停、土地平整、生态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窑街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项目,同时利用大通河沿河的湿地资源打造魅力滨水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近年来,兰州市花大力气强化水源地环境保护,陆续实施了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绵延数十里的水源涵养林郁郁葱葱,飞鸟嬉戏,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2019年以来,我们累计争取中央和省里资金11.42亿元,建设了一大批治理保护项目,持续强化河湖管护、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黄河治理保护基础得到不断夯实,河湖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兰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冯治良介绍说。
2020年11月底,兰州市全面完成了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河道54.1公里,新建堤防12.3公里,新建护坡及护岸28.5公里,维修加固堤防40.4公里。工程的实施使得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能力得以提升,防洪功能得到极大改善。
兰州市对黄河干流、江河支流、中小河流、河洪沟道进行了分层次系统治理,梳理出涉及榆中县宛川河、七里河区雷坛河、皋兰县蔡家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1个,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治理河长75公里。今年,兰州市还启动了永登县咸水河防洪治理工程、红古区大沙沟(仁和大沟)防洪治理等5项工程。
兰州市对黄河的精细化、高质量管理也迈入新阶段。
“目前,兰州市的智慧黄河项目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和防洪评价,待审批后开工。项目计划在黄河干支流重要节点新建1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套250余套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水质网格化实时监控和精准追因溯源。”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牛炜介绍说。
握指成拳,兰州市还坚持上下游联动,与兰西城市群域内的海东、西宁、武威、白银、临夏等城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形成流域联防联治合力。加快实施呢嘛沙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打造兰州至兰州新区的生态廊道和水脉经济带。
“十三五”期间,兰州市地表水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十四五”以来,兰州市地表水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从“达标率”迈向“优良率”,兰州市干支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全面提升。
坚持绿色低碳 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色

黄河兰州段。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供图
近年来,兰州不断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逐渐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走进位于兰州新区的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纤尘不染的车间内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位工人站在智能数控包带机前操作,数台“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在这里,电机制造关键工序都已实现智能化。
兰州电机厂创建于1958年,是原国家机械部布点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电机制造骨干企业。兰州电机厂近年来以“出城入园搬迁项目”及“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建设为契机,以构建绿色工厂为目标,通过绿色低碳设计工艺提升、能效管理系统建立、厂房光伏屋顶绿色一体化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一系列提升改造计划,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兰州市加快推动传统工业体系绿色化转型,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兰州石化“减油增化”、窑煤能化共轨、连铝源网荷储等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新算力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构建彰显兰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综合交通网络,兰州市积极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达航线,完善“双机场”布局、“井字形”铁路网、“米字形”国高网,构建“三廊五轴”城市路网,推进黄河兰州城区段通航,推进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通畅的多方式、立体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黄河福道建设,兰州市突出黄河生态轴、发展轴、景观轴作用,全方位改造提升百里黄河风情线,推进生态修复,突出加强地下管网改造提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应急救援能力融合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建设精致兰州“十五分钟生活圈”,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心、更加幸福。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兰州答卷”正在徐徐展开,兰州市将持续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这篇大文章,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18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保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
- 2023年09月17日大河奔腾润陇原——甘肃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2023年09月11日武威市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 2023年08月11日“数”说山东 倾听新时代黄河故事——“202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党报媒体行”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