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翠荫葱茏,燕啼雀鸣。夏日,记者来到皋兰县乡镇村社,居住户虽然密集相连,但角角落落整洁有序。错落有致的农家院门前,栽植着一株株槐树,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一串串紫色的槐花缀满枝头,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皋兰县农家院门前的槐花正开。
这是皋兰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带来的结果。近年来,皋兰县委县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三大革命”,健全农村环境整治“六项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厕所革命惠民生
小康不小康,厕所第一桩。来到县城南3公里处的石洞镇豆家村,家家户户都是卫生厕所。
“多年前,村里可不是这样的。一到夏天,村巷道里流淌着污水,柴草、畜粪、塑料废膜乱堆乱放,土厕所苍蝇乱飞……”现年74岁的魏金萍感慨地说,“去年,从县里、镇里来了工程队,在村子修建污水管道、化粪池,我家也用国家补助资金改建了水冲式卫生厕所,干净卫生,没有一点臭味了。”
工程维护人员正在检查魏金萍家的厕所使用情况。
据悉,豆家庄村常住户约440户,这个人口密集的村落,新建卫生公厕1座,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400座,农村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
什川镇长坡村村民杨花翠家,卫生间外面配备了电热水器、洗漱台、浴霸、淋浴等设施,里间采用双源供水、逆止阀防臭建的马桶。“县政府补助4500元,我家在2019年改建了卫生厕所,洗漱过的水循环利用,既省水,又防臭。”杨花翠乐呵呵地说。
杨花翠对自家卫生厕所很满意。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皋兰县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按照“进院入室、拆一建一、鼓励自建”的原则,根据有窗、有门、有墙、有顶“四有”,防冻、防臭、防蝇、防蛆“四防”,储粪池不渗、不漏、不露“三不”的技术要求,先建后验、以奖代补,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5696万元,新建村内水冲式公厕57座,改造农村厕所1.14万座,农村常住户普及率达85%以上。
垃圾革命得民心
什川镇长坡村村广场,平坦整洁,老人们在绿柳鲜花间漫步闲聊,孩子们在运动机械上锻炼身体。孩子们将喝过的饮料瓶扔到专设的垃圾箱里。
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长坡村委会发动广大群众、党员、志愿者全面推进农家庭院、房前屋后清扫整治,对小广场、小游园等公共区域进行保洁整治。
长坡村的垃圾收集及吸污设备。
记者在长坡村村委会看到,院里摆放着几辆小型环卫车。“村里专门配备了保洁员,组成村环卫队,开着电瓶保洁车,挨家挨户将村民家的垃圾收集起来,拉运到镇里垃转运站或填埋场集中处理。”长坡村村委会人员介绍。
为了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皋兰县要求农户对垃圾分类,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投放。镇村环卫队将公共区域的各类垃圾清扫收集至对应的垃圾箱里。目前,全县组建了57支保洁队、聘用专职保洁员383名,实现了“一村一队”。全县垃圾收集电瓶保洁车达289辆,洒水车4辆、洗扫车6辆、厨余垃圾收集车2辆。
各村子的垃圾被拉运收集到镇转运站,将怎样处理?
记者来到远离村民居住区的石洞镇文元村圈牛沟,这里建成总投资1.25亿元皋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并配套建设城南、城北、水阜、什川4个垃圾中转站。
皋兰县城南垃圾中转站。
在城南垃圾中转站,大型钩臂车及压缩车停靠在转运站里,小型运输车驶入转运站第二层平台上,将厢体内垃圾全部倾倒进转运站的大型钩臂车,钩臂车收集满垃圾后,进行压装,并运往垃圾填埋场埋填。
据介绍,皋兰县垃圾填埋场配备大中小型转运车辆106辆,其中,城南转运站服务石洞镇9个村及城区6万人,日处理垃圾71.4吨;什川转运站服务什川镇9个村2.04万人,日处理垃圾28.6吨;水阜转运站服务水阜镇7个村1.6万人,日处理垃圾19吨;黑石镇采用大中型垃圾压缩车辆直接转运垃圾场处理。
皋兰县镇村的污水处理设备。
各转运站经过压装后的垃圾,运往县填埋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这里的填埋库区,边坡采用两布一膜一排水网垫处理,库底采用一布一膜一土工滤网及透水圆石处理,填埋垃圾产生的污水通过库底排水管道流至污水收集池,送至渗滤液处理站经过净化处理,达标排放或中水利用。
记者在什川镇污水处理站看到,地面绿草如茵,但地面埋有好氧池、沉淀池、中水池等,旁边的设备间配备有流离球生化及过滤工艺,污水经过处理,清淩淩地喷出,变得清澈如初,将用于农田灌溉、道路浇洒和绿化等。该污水处理站已覆盖500户农户及镇政府相关单位,受益人口2500余人。
污水处理后变得清澈。
近三年,皋兰县县级拨付环境卫生整治经费2098万元,各镇村自筹151万元,全县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初步形成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及时收集、统一转运、集中处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风貌革命顺民意
驱车来到什川镇上车村,黄河蜿蜒从村旁流过,一株株古梨树遍布村落,树杆古老苍劲,但依然枝繁叶茂,绿叶间结着一颗颗青果。
古梨树下的上车街、桃园巷、河湾街、阁楼巷等,整洁一新,墙上绘有什川古镇的四季风景画、牡丹花卉、人物画,还有书法、剪纸等作品跃然墙上,显得意趣盎然、乡风淳朴。
梨园下休憩的老人和小孩。
上车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黄河、古梨园,进行农村风貌革命,全面清理柴草、粪堆、木料、石块乱堆乱放行为,村里与农户签订“房前屋后三包”协议,定期对卫生优差通过村社微信群、大喇叭、红黑榜进行公开,彻底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催生出美丽经济新产业,上车村新发展农家乐35家。今年什川梨花节期间,在田野、在林下、在河边,游人融入自然,体验农事,享受民宿,品尝美食……
美丽经济,富民兴村。依托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皋兰县发展白兰瓜、软儿梨、高原夏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打造出绿色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农旅文深度融合,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
游人观赏上车村的文化墙。
目前,皋兰县深入开展风貌革命,拆除闲置危旧房屋1356户,建成48个生态小康村,累计栽植各类苗木30余万株,发展林果经济4000亩,绿化道路30公里,村庄绿化训练场达62%。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12个。
产业美、田园美、生态美,皋兰县正在努力绘就更加美丽富裕的乡村画卷。(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拍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26日景泰:大干四十天 打造“高颜值”
- 2021年03月18日西峰区温泉镇:人居环境整治有“新点子”
- 2021年02月08日兰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
- 2021年01月28日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皋兰县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