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新 区

绿色兰州新区在古老秦王川崛起

 2021/04/13/ 12:31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张建平

开窗见绿 出门进园 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绿色新区在古老秦王川崛起

中川国际机场旁边的临港花海

  四月的兰州新区,杨柳吐绿,春花绽放。位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旁边的临港花海,园林工人掀开保温地膜,一株株马鞭草已经冒出新绿。夏秋时节,这片占地65.5万平方米的由紫色花海铺就的艺术画卷,不仅是游客网红“打卡”地,更是甘肃门户机场的“傲娇容颜”。

  “真没想到地处黄土高原的兰州新区有这么靓丽的风景。”这是走出机场的外地游客发出的由衷赞叹。

  一条条宽阔、洁净的马路两旁草坪青青、绿树成荫;一座座风景如画的公园犹如城市中的“绿肺”,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是如今兰州新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生态新城。

  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风吹石头跑”一片戈壁荒滩,如今,城市绿地率已达35.6%,一座绿树成荫的生态新城已经在古老的秦王川悄然崛起。

  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是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及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市政集团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具体体现。

  作为承担新区绿化工作的主力军,兰州新区市政集团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作为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科学植绿”,着力打造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新区,让兰州新区的名片越来越亮,也让新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上不断前行。

  “这场春雨来的真是及时,苗木抽芽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将近半个月。”望着雨后争相绽放的春花,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绿洲公司总经理杨春荣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由于气候原因,往年新区的春意总是姗姗来迟。今年,为了让新区群众早日欣赏春意阑珊、姹紫嫣红的春日胜景,春节还未过完,绿洲公司全体人员就已经奔赴绿化一线,紧锣密鼓地继冬灌后开展春灌工作。

  “新区自然条件薄弱,苗木生长脆弱。如果错过了春季各类植物复苏生长的有利时机,就错过了一年的绿意和花期。”杨春荣说。为此,新区市政集团绿洲公司全体职工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开启了“奋战百天,争先创优”活动,还为每名党员划分了绿化责任田,对一些道路沿线损毁、断垄、长势不佳的苗木及裸露绿地,市政绿洲公司从苗木补植、抽疏、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新区整体绿化进行提质升级。据统计,今年以来,绿洲公司第一季度仅城市绿化带浇灌用水量为30.5万吨,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8%,绿化浇灌次数比去年同比增加了33%。

  “自2017年以来,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绿洲园林公司管护面积由2017年的213.45万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2000万平方米(其中道路绿化管护约1500万平方米,公园管护约500万平方米)。道路养护涉及纬一路、纬三路、迎宾大道、水秦路等120余条,全力打造了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特色彰显的道路绿化景观。”杨春荣说。

  目前,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绿洲公司管理秦王川湿地公园1座,面积315.77公顷;园林绿化面积1124.19万平方米;人工湖3座,水域面积48.73万平方米,管护的百花公园、栖霞湖通过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游园环境、提升绿化品质,尤其是随着对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不断改造提升,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湿地水质极大改善,已经记录到的植物有127种,动物86种,其中鸟类有58种。

  “现在,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新区市民休闲健身的最优选择,也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家园。”杨春荣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的临港花海正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期提升改造,改造后临港生态区将集生态、文化、商业、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有效改善中川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持续构建一个简洁大气的立体城市休闲综合体,进一步擦亮新区的门户“名片”,随着大批高标准设计的公园和生态景观的相继建成,新区的绿意越来越浓,精心打造的各类园林景观也跃然呈现,市民“推窗见景”的美好期待正逐步变成现实。

  “今年,随着绿化建设面积32.6万平方米的精细化工园区重点道路绿化建设项目、15.86万平方米的新区景中高速出入口绿化项目、临港区生态建设项目、职教园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和新建道路及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新区的天会更蓝,绿会更浓,城市品质会更高,市民的幸福感会更强。”展望绿色新区的未来,杨春荣信心满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