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七里河

让家乡的“土货”潮起来 兰州市七里河区袁家湾村开了一场年货盲盒发布会

 2021/02/02/ 12:24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朱旭东 王星明 张丹 周靖博 甘霖

让家乡的“土货”潮起来 七里河区袁家湾村开了一场年货盲盒发布会

袁家湾村推出的年货盲盒

创意十足的年货礼盒

创意十足的年货礼盒

  每日甘肃网2月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今天呀开个年货会,百合跑遍了全中国。”2021年春节之前,七里河区袁家湾村原书记高作旺在村里的百合广场办起了一场国潮年货盲盒发布会:请来天猫设计师专门设计新潮趣味的包装,而且上线了农产品盲盒。在这些盲盒里,你可能挖出的是兰州百合,也可能挖出的是洋芋蛋蛋、萝卜、苹果等农产品。据了解,这款盲盒将在电商平台限量发售。高作旺说,袁家湾村举办国潮年货盲盒上天猫发布会,就是想让家乡的“土货”潮起来。

  1

  村里开起发布会 土货盲盒要上线

  “我们的发布会5分钟以后开始,袁家湾村的乡亲们赶紧把各家滴尕板凳拿着看发布会来,我们还有全球限量首发滴盲盒呢……”喇叭一响,袁家湾村村民在家里坐不住了,拎起小板凳就出了门。与其他发布会不同,这场袁家湾国潮年货盲盒上天猫的发布会就在村上的百合广场举行,乡亲和孩子们都来看新鲜,袁家湾村原书记高作旺则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

  “我们是‘新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如果没整好,大家别笑话。”伴随着热门歌曲《干饭人之歌》,村里的“舞蹈队”跳起了广场舞,虽然动作并不整齐,但大家跳得很带劲。“Everybody,are you ok?”高作旺说,这是场全球性的发布会,所以他特意学了几句英语,而他明显带着兰州口音的英语开场白,也成功地逗乐了场上的观众们。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国潮,我上网搜着看了一下,这些包装真的是特别的漂亮。”高作旺展示了他从网上看到的新潮包装农产品:Iphone手机包装盒里装的是礼县苹果,水晶球里放着的是金昌青山农场的贝贝南瓜,还有薯片盒包装里是定西土豆……在村民们的赞叹声中,高作旺“请”出了发布会的主角:兰州百合年货盲盒。

  “啥是盲盒?”面对村民的疑问,高作旺给大家进行了展示,“盲盒,就是买的人提前不知道里头装的是啥东西,打开盒子才能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和娃娃都喜欢玩这个。咱们的盲盒上面是个塑料大棚,下面是个土盒盒。”记者注意到,这款全球首款农产品盲盒还附赠了限量定制的小铲子,而盒内的泥袋袋里则装着袁家湾村种植百合的泥土。“你拿着这把全球限量款的小铲铲,挖呀挖,你可能挖出个兰州百合,也可能挖出个洋芋蛋蛋,还有民勤蜜瓜、贝贝南瓜、苹果……这么个全球限量版滴农产品盲盒,不要钱?那是不可能滴……”高作旺俨然变身“网红”,逗起乐来。

  据了解,这款农产品年货盲盒将在兰州百合天猫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预售限量100份。

  2

  土货变尖货 兰州百合云端出彩

  “家乡年货不仅品质好,还变得有趣好玩,肯定会让年轻人爱不释手。”提到开这场发布会的初衷,高作旺这样说。据了解,此次发布会,大到盲盒设计,小到墙面手写“如此包装,年货卖光”等毛笔字标语,都是高作旺带着村民经过半个多月的商量讨论决定的。高作旺坦言,做盲盒是兰州百合更加“电商化”和“年轻化”的尝试,希望让更多网友尽享兰州好山好水培育出的生态健康农产品。“年货节新上线的百合礼盒也是由天猫设计师设计的寓意‘百年好合’的礼盒。新包装寓意好,有很多年轻人专门买这个礼盒作为结婚礼物。”高作旺说,“今年过年,咱们不催婚、不催生,不催娃娃们往家里奔,一心一意把咱们村里的百合卖进城”!

  据了解,袁家湾村,被外界称为“中国百合第一村”。这里家家户户种百合,已有150多年历史。目前,全村百合种植面积3000多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生产基地。2020年9月17日,在七里河区委区政府联合天猫共同举办的阿里丰收购物节兰州百合天猫正宗原产地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发布兰州百合严选标准,并进行“兰州百合正宗原产地”授牌,为兰州百合打造数字化上行之路,进一步提升兰州百合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互联网+公益助销的目的,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新利器”。

  据高作旺介绍,袁家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如今,在袁家湾村,村民不是自家开淘宝,就是在给淘宝店供货的路上,光天猫旗舰店就有七、八家。也因为淘宝,袁家湾村成了甘肃第一批小康村之一:全村1500人都在家门口过上了小康生活,70%的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旭东 王星明 张丹 周靖博/文 甘霖/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