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始封顶了!

兰州奥体中心施工现场。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摄
有着“舞动于丝绸之路上的花朵”之称的兰州奥体中心项目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大滩片区,建成之后,将是兰州市一座地标性建筑。该中心建筑群由“一场三馆两中心”组成,该工程去年7月27日开工建设,总用地面积为51.6万平方米。6月25日,兰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工程主体钢结构第一片落地桁架吊装成功,这意味着主体育场封顶及其他场馆的封顶工作正式启动。
记者踏访
6月28日,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再次踏访建设现场,工地上到处是脚手架杆、螺纹钢、木质模板等建筑用材料,项目建设场地上矗立着的10多台塔吊正在忙碌地吊装建筑材料,“一场三馆两中心”各建设工地上搭起的脚手架呈弧形墙面,如蜂窝一般,密密麻麻,非常震撼,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据中国第十七冶建设集团兰州奥体中心配套与附属设施项目经理刘波介绍,该项目分北区和南区两块,北区主要建设“一场三馆”,即体育场、综合馆、网球馆和游泳馆;南区主要建设“两中心”,即运动员公寓中心和体育产业办公中心。截至目前,“一场三馆两中心”建设已初展“眉目”。

兰州奥体中心效果图。
工程亮点
记者走访兰州奥体中心整个现场,感觉到该工程最大的亮点,不是高大的建筑,而是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的施工道路,井然有序的材料堆放区,工程现场四五米一个不断喷水降尘的喷头,完全颠覆了记者曾经眼中所有施工现场黄土遍地、材料杂乱无章堆放、道路尘土飞扬的印象。
据刘波介绍,环境整治方面,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安置自动感应洗车台,对所有出场车辆进行清洗;安装环境检测仪,时刻观察现场作业情况,所有外露土方采取密封网覆盖、进行绿化,现场严禁焚烧废弃物,安排专人定时对道路进行清扫。
场内道路:道路硬化,围挡设置喷淋系统,控制扬尘;
材料堆放:指定位置供与堆放,所有材料均设置支架,场地搭设进行封闭,每家单位设置5名小工,专职负责自家区域内材料规整及文明施工整改。
施工人员:进场采用人脸识别和智能安全帽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劳务用工管理制度,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防止代刷考勤,并佩戴智能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识别率高达99.8%。同时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有效落实实名制管理。
此外,兰州奥体中心采用了住建部推广的10多项先进施工技术,其中有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施工扬尘控制技术、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等。
工程难点
据介绍,兰州奥体中心工程难点很多,主要有:
1.结构施工过程中,垂直度、轴线等施工控制测量难度大。
2.体育场看台面积大,自身荷载大,受日照、风力等影响大,施工过程中和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性态监测是本工程的关键点。
3.劲性柱钢结构地脚螺栓埋设,钢柱安装与土建交错配合,施工难度大,效率极慢。
4.钢柱纵向主受力钢筋插入钢柱筋板开孔中、封闭箍筋与钢柱相交部位,施工难度较大。
5.劲性柱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难度大,浇筑速度和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6.本工程多处存在吊模,反模施工,混凝土曲面较多。
7.大厅曲面、旋转楼梯等模板系统是本工程结构施工的关键点,也是质量控制的难点。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张继培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29日兰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开始封顶
- 2020年05月25日农发行甘肃分行营业部5亿元贷款支持兰州奥体中心建设
- 2020年03月04日甘肃首个智慧工地——兰州奥体中心建设“耳聪目明”
- 2020年01月19日兰州奥体中心建设有个“聪明脑”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