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兰州新闻

抢到的消费券,你花了吗? 兰州还有两批消费券6月发放

 2020/06/01/ 11:20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刘蔚霞 袁文波 赵文瑞

抢到的消费券,你花了吗?

兰州还有两批消费券6月发放

兰州商务二维码

  由于疫情的缘故,中国人过了一个最为“勤俭节约”的春节。不少市民发现,这几个月在还完信用卡和花呗后,银行卡里还剩下不少钱。这种“被动存钱”可不是一两个人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0年前4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6.2%。想尽快恢复经济,最高效和直接的办法就是刺激消费。

  为提振消费信心和市场活力,5月28日20时起,兰州市首批“千万豪礼惠金城”消费券通过云闪付APP发放,5000张100元消费券11秒抢完,1万张50元消费券37秒抢完,10万张20元消费券于5月29日10:06:51抢完。活动当晚,即20:00至23:00,共承兑1144笔。截至5月30日,共承兑19135笔。从消费者抢券、用券的速度来看,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受到市民的点赞和欢迎。

  行动:我市发放消费券促消费

  第一批消费券共计发放零售、餐饮类消费券31.5万张,其中100元券5000张、50元券1万张、20元券10万张、10元券20万张,总金额达500万元。

  5月28日20时02分,第一笔承兑的10元消费券出现在云闪付的后台,交易商户兰州正大卜蜂贸易有限公司,交易金额37.3元,撬动消费3.7倍;100元消费券第一笔承兑的交易时间20时08分,交易商户城关区东岗西路香辉便民商店;50元消费券第一笔承兑的交易时间20时03分,交易商户兰州新区佳乐佳童装店;20元消费券第一笔承兑的交易时间20时03分,交易商户幸福里二孕婴百货店。

  昨天,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志强也在朋友圈晒图“使用政府消费券50元,撬动消费2.5倍”,配图是国芳综超购买的价值125元的五花肉。刘志强说,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下,当前经济增长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在这种出口外需明显下降、靠财政支出投资来维护经济增长的周期又比较长的情况下,想尽快恢复经济,最高效和直接的办法就是刺激消费。

  市民:给老百姓省了钱

  5月30日中午,记者来到兰州王府井百货负一层超市。在超市外的旋转门上“千万豪礼惠金城”的海报吸引了进进出出消费者的目光。“这次领到了兰州市政府消费券,用云闪付扫码减了20元,非常实惠。”刘女士在这里购买到一些日用品后使用政府消费券进行结算。她说,已经消费了,非常方便,和平常购物的体验一样,这个活动非常好,给老百姓省了钱。

  政府消费券的发放,不仅是给市民的暖心福利,更是收获了广大商家的一致好评。兰州王府井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在疫情发生之后,顾客消费趋于理性化,在消费时也考虑的更多。政府消费券的发放,提升了市民消费信心,也是给商场引流,既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也让商家提升了销售额。

  商家:希望多投放一些大面额消费券

  北京华联超市广场店店长魏烈霞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超市在一季度的销售额是同比增长的。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疫情期间崛起的各种新零售模式和市民逐渐培养起的新消费习惯,其实给实体门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改变。对于这次兰州市组织发起的“千万豪礼惠金城”消费券投放活动,我们也通过朋友圈、社区群等渠道做了广泛宣传,顾客的咨询和反馈都很多,可以看到活动反响很好,消费券的大力度投放给实体门店的销售起到了很大带动作用。

  甘肃和家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唐宝龙表示,公司旗下的10家狗不理、1家和家和共11家门店都参与此次活动,大家到店后都可抵券消费,我们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也都做了相应的宣传。这次疫情对实体门店,尤其对餐饮门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经过政府商务部门一系列的促消费活动,以及我们门店每个节假日自己策划的各种活动,4月中下旬以来门店的人气和销售已经有明显恢复。希望政府部门下一次能计划多投放些100元、50元的大面额消费券,对餐饮行业的提振作用可能会更明显。

  留言:点赞兰州,助力消费!

  @圆孔: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团结抗疫,恢复经济。

  @昂头天外:推出此项活动刺激消费,有利于提升经济活力,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支持、宣传,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百合:落实“六稳六保”好政策,666。

  @凤箫声动:点赞兰州,助力消费!@stone、@陈先生、@毛毛:汽车类消费券什么时候发啊?期待下一轮的汽车类消费券。

  建议: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发放比例

  “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过于‘勤俭’并不好。经济是个大闭环,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存刚说,当大家都不花钱了,一部分人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因此,兰州市发放政府消费券,是贯彻落实《甘肃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实施方案》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促消费稳增长安排部署,促进商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确保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对于兰州来说,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通过消费券,把疫情期间冻结的消费需求激发出来,对拉动内需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建议在发放中考虑针对性,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发放比例,解决实际困难。

  近期:还有两批消费券6月发放

  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王绍荣说,5月28日,兰州商务官方微信发布“首批‘千万毫礼惠金城’消费券今晚8时发放”的一组消息后,公众号收到留言80多条。市商务局非常关注网友的留言和来电咨询,针对部分小型商户不愿意兑券的问题,已要求银联加大和企业的对接力度,及时改进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很多市民询问第二批什么时候发放?王绍荣给出权威答复:第二批、第三批政府消费券将在6月发放,大家可以关注兰州商务官方公众号。届时,《兰州晚报》全媒体平台也将第一时间推送相关信息。

  “千万豪礼惠金城”活动面向全市发放零售、餐饮、汽车类消费券,发放金额共计2000万元。消费者领取零售餐饮类消费券后,还可领取一次汽车类消费券。汽车类消费券总金额500万元,共计3000张,其中面值3000元消费券500张,面值2000元消费券1000张,面值1000元消费券1500张。想要买车的朋友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下载云闪付APP、绑定银联卡,以便在拼手速的时候先人一步,先到先得。活动开始后,只需进入云闪付APP首页的“奖励中心”抽取政府消费券,然后通过云闪付APP付款码在所消费的实体店直接抵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蔚霞 袁文波 赵文瑞

  快评

  电子消费券 带动的是消费 提振的是信心   

    抢到了,抢到了!这几天,在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晒”出截图,要么是抢到了政府发放的电子消费券,要么是消费后的支付成功。一张小小的电子消费券,犹如一剂“催化剂”,点燃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消费热潮。

  当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发生和全球经济出现动荡的时候,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通过非常规的消费政策手段振兴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是刻不容缓的课题。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市场回暖,我们看到,各地各级政府都作出了许多努力。先后推出了缓交社保、减税、减息、减免房租等一系列措施,给不少企业带来一场“政策及时雨”。而发放消费券则主要针对消费者,只有充分促进居民消费,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培育更多生机。政府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本质上是通过“让利于民”,使人们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特别是把被抑制、被冻结的合理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而商家也借机扩大了销售,盘活消费市场,释放市场潜力,在整体上拉动整个社会经济走上正轨。

  消费劵起源于1939年的美国“食品劵”,当时资助了400万人。我国最早试水发放消费券的是广东省东莞市,2008年5月东莞市开始发放了2亿元的现金红包,拉开地方政府补贴居民刺激消费的帷幕。此轮发放消费券的行动始于南京。3月,南京市宣布发放超过3亿元消费券。此后,各地陆续跟进,杭州宣布将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5亿元消费券,其中150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的消费补助,剩余4.85亿元用于电子消费券发放;郑州宣布向本地消费者发放4亿元消费券……可以看到,蕴含的以消费回升拉动经济复苏的迫切愿望不言而喻。

  我市也积极采取行动。商务部门联合全市商贸企业分别于3月、4月启动了两轮暖市活动,分别是“春之味暖金城”餐饮行业暖市行动和“畅享兰州·乐购金城”暖市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五一”假期期间,国芳、亚欧等全市19家大型商场超市累计实现销售额1.42亿元,同比增长3%。此次活动以“千万豪礼惠金城”为主题,将分3次发放103万张总金额为150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以及3000张总金额为500万元的汽车类消费券。在兰人士可登录“云闪付APP”免费抽取消费券,凭付款码在参与活动的实体店抵扣消费。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方面是消费券的快速“输血”,另一方面是宏观政策组合拳稳固市场的“造血”能力,不仅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更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持续优化供给结构,形成供需两旺的良性循环,为经济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小马飞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