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安宁区

兰州安宁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步伐

 2020/01/03/ 14:41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张旭永 特约记者牛育霖 董振刚

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

安宁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步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旭永 特约记者牛育霖 董振刚

  仁寿山下桃花红,春华秋实引游人。安宁区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充分利用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砂宫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致力于以“康养旅游”为核心理念,创新规划旅游产品,强化安宁桃文化特色品牌效应,打造“桃花源”式的都市休闲中心。

  这些新业态不知不觉中,成为该区新经济增长极,为这座崭新的新城区聚旺了人气,国内“绩优股”企业纷纷入驻,促进该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年伊始,谋篇布局,1月2日,安宁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按照部署,2020年,安宁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步伐。

  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自主发展动力

  当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和全省十大生态产业政策,该区部署,以“抓招商、强服务、促落地、保开工、快建设”为主线,谋划和建设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安宁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龙头,安宁区部署,突出抓好高新技术、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军民融合、商贸物流五大产业发展。推动迎门滩商务集中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打造中海环宇城等一批高品质商业综合体,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能级。大力发展以健顺生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以中车和万里、兰飞、长风为龙头的军民融合产业,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加快医药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医药产业聚集区。

  推进创新驱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安宁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旨在积极引进科技创新类大项目、好项目,吸引和用好创新人才,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

  今年,该区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的带动作用,建立有利于科技资源流动、科技供需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促进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在院校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院校在企业建立成果转化基地,健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增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依托猪八戒网甘肃总部园区,支持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领办创办企业,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双创”高地。

  发展实体经济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区部署,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

  该区部署,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化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以雪花啤酒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产品和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完善和落实对工业企业的扶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支持众邦电线电缆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以中车集团为龙头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企业在安宁做大做强。

  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美好生活

  此次会议透出信息,今年,安宁区将促进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质量更高。该区部署,全力兜住民生底线,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切实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该区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保障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多在本地就业。深入开展扶困帮困助困“春风行动”,全面落实扶贫帮困和民生兜底救助政策,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全面落实退役军人政策,完善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措施,试点推进社会救助购买服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深入开展“无欠薪”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快棚户区改造力度。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安宁区的教育资源丰厚,紧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任务,该区部署,继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大区、教育名区、教育强区。实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年度任务,积极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区属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加快北京八中兰州分校初中部项目建设,着力破解教育资源不足、学位紧张的局面。群众健康方面,该区深化健康安宁建设,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完成区医院一期医疗综合楼建设,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惠民便民水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