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榆中县

【致富经】榆中县马啣山下的“扶贫车间”

 2019/07/05/ 10: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赵梅

脱贫攻坚奔小康

【致富经】马啣山下的“扶贫车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赵 梅

  “现在有‘扶贫车间’,我的蔬菜销售多了一个渠道,还能保底价收购,能保障我的收入!”榆中县马啣山下的马坡乡上庄村村民陈喜明说,他和“扶贫车间”签订了莴笋种植收购协议,如果市场价不好,可以保底价收菜。

  陈喜明所说的“扶贫车间”便是位于村里的榆中南山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去年被认定为“扶贫车间”。

  走进南山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产品展厅,货架上整齐地陈列着散花、西蓝花、青笋等各种高原夏菜脱水后包装的成品。

  “15斤鲜菜花烘干1斤,1斤可以泡发3斤。”负责人张化祥告诉记者,脱水蔬菜采用的是烘干处理,营养成分几乎不被破坏,且遇水复原,又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相比鲜菜,更有嚼劲,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

  “通过参加大型国内外农产品、食品展销会,宣传推介我们的高原夏菜脱水蔬菜产品,寻求合作客户,是最经济实用的宣传推广手段。”张化祥一边忙着最近参加东欧食品展和台北展会事宜,准备着公司参展产品、展架、展位、会刊资料及参会人员签证手续等,一边对记者说。

  张化祥今年31岁,2008年中专毕业后他到新疆、兰州打工,做了5年销售。一次回家乡,他发现高原夏菜有发展优势,便回乡做农资生意,同时租了十几亩地,种植高原夏菜。为了方便与外界商务往来,2013年7月成立了公司,往四川、宁波发售鲜菜。

  2016年,初次参加农博会的张化祥,无意间看到南方生产的速食蔬菜产品,便萌生了做高原夏菜脱水蔬菜的念头。

  榆中县高原夏菜在2016年种植面积约36万亩,总产量达90万吨以上。如何拓宽高原夏菜的销售渠道,一直是张化祥琢磨的问题。2016年,张化祥到北京购进了一台十几万元的风热烘干机,开始尝试脱水蔬菜加工。

  因为各类蔬菜水分含量有差异,经过不断摸索,脱水蔬菜终于成功了。2017年,张化祥建起加工车间,先后建成蔬菜烘干车间、蔬菜精选清洗车间、产品包装车间、蔬菜沥水晾晒车间及办公和住宿房屋,购置了12台蔬菜加工设备和水电配套系统,加工白菜花、松花菜、西兰花、甘蓝、西葫芦等以及各种山野菜。

  “不能总是循规蹈矩,能不能做成功,都得有人做!”张化祥说,他做脱水蔬菜初期,不仅家里人不看好,大家都不看好。但随着发展,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张化祥自2017年9月建厂以来,公司的脱水蔬菜,远销新疆、海南、江西、湖南等地区,分别和宁波三江购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康宝莱蕾硕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由于完全选用有机种植的高原夏菜为原料,啣山老农脱水蔬菜独特的口感和富硒的品质深受用户喜爱。年加工新鲜蔬菜3000吨,产出成品脱水蔬菜200吨。

  “我今年想做以脱水蔬菜为主的休闲零食。”张化祥说,脱水蔬菜产品已经入驻阿里巴巴批发网和淘宝网以及陇源康商城等电商平台,今后,将充分利用互联网交易平台,在实现营收快速增效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2018年,张化祥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建成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为加工产品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同时,他以脱水蔬菜订单为依托,与农户签订合同,以保底价收购蔬菜,形成订单农业。有效解决了榆中高原夏菜盲目跟风种植,在集中上市期间遭遇鲜菜市场供大于求而造成的滞销状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菜农的损失。

  张化祥不仅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解决了当地2000亩高原夏菜的销售问题,并且带动脱水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使农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多元,安置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5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我可以种家里的地,给孙子做饭,还能在家门口打工!”60岁的上庄村村民宋梅兰说。

  “去年,我拿到了2000元的分红。”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寿恩说。

  将无自主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资金作为股金注入到企业,年底参与分红,这是马坡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示范带头作用,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的主要做法。

  去年,马坡乡像白寿恩这样从“扶贫车间”拿到分红的村民总共44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