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兰州  >  红古区

文创产品彰显“精致”兰州 兰州红古区博物馆以创意为核心提升自身品质

 2019/06/17/ 11:24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华静

红古区博物馆以创意为核心提升自身品质

文创产品彰显“精致”兰州

蛙纹球形茶具套件

鸮形茶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文/图

  随着我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文化生活意境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相较于前些年“门可罗雀”的博物馆,现在的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不管是走马观花还是细细研究和品读,观众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喜欢“逛”博物馆的市民也会逐渐发现,围绕博物馆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它们或以各种生活用品或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展厅内,无不吸引着观众们的目光。

  我市红古区博物馆在文创产品上走到了前列。据记者观察,只要来这里参观的人们都会被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这些文创产品,围绕博物馆文化,从邮票到背包应有尽有,因紧贴文化本身,所以并不显得突兀,反而相得益彰。“近年来我们馆的开发营销了一批具有’亲民’风格的文化创意产品,以创意为核心提升自身质量,为带有古老文化气息的文物艺术品及博物馆带来了新的生气,也吸引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形成了良性互动。”馆长白文军向记者介绍了这些新开发的文创产品:“目前我们共开发了18种产品,包括杯子、背包、体恤衫、茶盏等,这些文创产品都是根据本地文物特色研发的,比如体恤衫的图案上印制的马门溪龙就是红古出土的,还有茶盏、茶杯的造型创意来源也都是根据彩陶的图案变形后设计的,这些产品都是邀请的专家设计和打造,以及甘肃的洮砚大师参与制作完成,材料是江西运来的天然矿釉,并且全手工打造,看上去非常精美高端。这些文创产品平时就放在博物馆的展台里供观众挑选,这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灵活的形式。”

  红古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王瑞给记者介绍了几件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一个是蛙纹球形茶具套件。这套茶具器型圆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一件茶杯,下半部分为茶壶,茶杯茶壶上下相合,有天地乾坤,孕化万物之意。王瑞说:“在茶壶壶体刻有蛙纹纹饰,该纹饰也是马家窑彩陶中典型纹饰之一。”记者问她为何将蛙纹的元素设计在该产品上。她说:“传说在远古混沌初开的年代,人类几乎濒临灭绝。不论是西方诺亚方舟的故事,还是中国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年代上的巧合,都似乎在告诉我们,数千年前的人类,的确曾经历过这样的灾难。在经历着如猛兽般侵袭的洪水时,先民发现青蛙既能够在陆地上行走跳跃,又能在水中自由潜泳,彰显了极强的生命力,这使它们能在洪水来临之际,比人类多出不少生存的机会。我们的祖先在遥远的史前时代,生存环境极其险恶,因此他们惟有在精神上皈依某种神灵。这个令人敬畏的神灵,要具备他们不具备,但又极其渴望具备的本领,那就是水陆两栖,不怕洪水,还有强大的生殖能力。而蛙,就成了这个神灵的形象载体。”她还强调,蛙纹并不是到马家窑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最早的蛙纹纹饰出现于陕西临潼半坡时期的彩陶盆内,画法比较接近写实。这一纹饰的母体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说明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所以在这组文创产品上用蛙纹元素意义深远。

  除此之外,还有以马门溪龙为设计元素的温变杯和鸮形茶壶等。马门溪龙温变杯杯体表面采用特殊温变涂层,在倒入热水后产生温变效果,逐渐显现杯体图案。杯体图案采用了马门溪龙,充分体现了红古区是马门溪龙故乡这一主题,将海石湾恐龙文化发挥到最大化。鸮形茶壶是通过红古区博物馆馆藏文物鸮形罐激发灵感,设计了与文物器型相仿的茶壶。

  一位参观的观众告诉记者,他说,文创产品延续了文物特有的风格,很好地担任起普通人与文物艺术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间缩短距离、沟通交流的角色,普通人通过购买它能够留存即时体验、塑造氛围,从而回味延伸当时当刻的享受,满足自身的精神审美需求。我们兰州也能创造出如此精致的文创产品让人感到非常惊喜。

  谈起兰州人自己研发的文创产品,白文军脸上洋溢着自豪:“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文博机构的共识,博物馆巧妙精致、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引发了时尚流行,也实现了大众教育和市场经营的双丰收。文创衍生品于博物馆而言是一个向社会外界展示自身的媒介平台,其’精致’程度影响到外界对博物馆形象和观感的评价。因此,之后的文创衍生品开发将更加注重创意性与功能性二者的有机融合。在广泛进行社会公众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策略,让我们兰州人自己研发的精致的文创产品彰显“精致兰州”的魅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